年上半年,85次现场作业这组数字对于内蒙古电力集团鄂尔多斯伊金霍洛供电公司纳林希里供电所来说,是保障辖区16个行政村、13000多户农牧民用电的“责任清单”;而对于副所长王建军来说,每一次作业都是用脚步在戈壁草原上丈量责任的印记。从春寒料峭的线路巡检到酷暑难耐的故障抢修,他始终扎根一线,以“任务再重,安全不松”的担当,让高强度作业与高安全保障如影随形,是基层安全生产战场上最让人安心的“排头兵”。
纳林希里辖区地形复杂,一半是戈壁滩,一半是丘陵坡地,线公里,不少电杆架在车辆难达的牧场上。每次现场作业,王建军的“提前半小时到岗”是雷打不动的规矩。清晨的供电所院子里,他总会带着供电所成员围着工器具反复核对:“绝缘手套气压够不够?验电器昨天校准了吗?登杆脚扣螺丝得再紧一紧。”哪怕是工作票上的签字顺序,他都要逐字逐行过目,“这签字不是走形式,是每个人对安全的承诺,顺序错了,责任就容易含糊。”
在纳林希里供电所,王建军的工具包总比别人的沉。春天他装着抗过敏药,戈壁滩的沙蒿一开花,不少人会犯鼻炎;夏天装着的是藿香正气水和清凉油,抢修时太阳晒得铁塔烫手;冬天则塞着暖宝宝,给登杆人员贴在腰上防冻。新员工小来时怕登杆,王建军就带着他从矮杆练起,编了“脚扣卡牢再起身,安全带系成救命绳,手抓导线先看绝缘层”的顺口溜,现在小刘成了抢修骨干,总说:“王所的口诀比课本好记,跟着他干活,心里有底。”
每年盛夏,迎峰保电都是对纳林希里供电所的“大考”,农牧民打草机、农灌集中用电,线路负荷骤增。王建军带着团队连续半个月泡在现场,白天巡检测温,晚上抢修消缺,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有队员熬得眼睛通红,提议“有些小隐患先记着,等保电结束再处理”,他却摇头:“小隐患就是定时炸弹,现在偷懒,万一炸了,之前的辛苦全白费。”他琢磨出“分组轮值+错峰施工”的法子:年轻力壮的负责白天登杆作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队夜间巡检,既保证了进度,又让每个人都有喘息的时间。那段时间,他的对讲机里总传来“王所,3号杆测温正常”“王所,变压器声音没问题”的汇报,而他的身影,总在最关键的作业点上。
从海拔1400米的丘陵线路到戈壁深处的牧户电表,王建军的脚印印在了辖区的每一寸土地上。零事故、零违章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他磨破的3双绝缘鞋,是工具包上磨出的毛边,更是他对“安全”二字的执着。今年7月,王建军被伊金霍洛供电公司评为2025年上半年反违章攻坚先锋。
“你看这戈壁滩上的电线杆,看着不起眼,却牵着家家户户的灯。”站在新架好的线路下,王建军望着远处牧民家亮起的灯光,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咱们电力人干的就是守护光明的活,安全这根弦,松一秒都不行。”他的话,就像纳林希里草原上的电线杆,朴实却坚定,支撑着万家灯火的璀璨,也道出了无数基层电力人的心声。(王雅洁 苏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