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选择: 产品分类一 产品分类二 产品分类三 产品分类四 产品分类五
为什么晚清旺合肥?
作者:小编    所属栏目:【产品分类三】    时间:2025-09-17

  南北朝时期,合肥成为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北魏、北齐)反复争夺的前线,城池屡毁屡建。

  战火将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次次清零。今天的安徽各城市要谈历史文化,合肥是比较尴尬的,几乎靠着逍遥津和包拯撑起文化门面。

  风水轮流转,晚清终于轮到合肥旺了。彼时,不仅出现了龚、李、段、张四大家族。

  元末明初,江淮大地烽烟四起,红巾军起义席卷千里。淮河两岸“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千里沃野化为赤地,万户萧疏。

  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明初实施“湖广填四川,江西补江淮”政策,进行人口大迁徙。

  据《明史》《明太祖实录》记载,仅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江苏移民便达214万。

  其中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从饶州瓦屑坝迁入合肥的移民便有6.4万之众。

  初到庐州时,这些移民聚族而居,建祠堂以祭先祖,置族田以固根基,立规训以正家风。积极的凝聚人心,对内调和矛盾,对外抵御侵扰。

  另外,明清时期的庐州府与桐城虽分属不同行政单元,但地理相邻、文化交融,形成了紧密的互动网络。

  桐城文化蒸蒸日上,庐州百姓怎能不受影响呢?明清庐州,“弦诵之声,接于四境”。

  这种崇文重教之风结出累累硕果,明清合肥文进士达145名,超过了自有科举制度以来,合肥进士总数的一倍还多。

  其中就有龚氏家族中号称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以及龚心铭、龚心钊两兄弟。

  李氏家族的李文安、李鸿章父子。吴氏家族的吴镒、吴兆芳,以及刘氏家族的刘秉璋等等。

  这些科举精英的涌现,使合肥文脉日益昌盛,在朝为官者一年多似一年,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咸丰年间,时机到了。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入安徽,而同期黄河在开封以东决口,导致鲁南、皖北、苏北爆发大规模灾荒,流民潮席卷江淮。

  这些走投无路的灾民或加入捻军劫掠求生,或南下庐州寻求活路,使得合肥一带陷入“遍地皆贼,遍地皆抢”的乱局,社会秩序几近崩溃。

  合肥地区的移民宗族原本以科举和农耕为根基,但在太平军和捻军的双重冲击下,被迫转向武装自保。

  例如,咸丰初年,合肥西乡张树声兄弟、周盛波兄弟等乡绅率先组织民团,构筑堡垒抵御流寇,使合肥成为皖北少数未被攻陷的孤岛。

  如李鸿章早期在家乡办团练,后以此为基础组建淮军,其将领刘铭传、潘鼎新等均出自合肥周边农村的宗族武装。

  如李鸿章家族从科举文官转型为淮军核心,张树声兄弟从乡勇首领升任封疆大吏。这场动荡意外激活了合肥宗族的军事潜能。

  1862年,当李鸿章举起淮军大旗以后,他的老乡们迅速集结,最终仅用三个月时间,成军赴沪。先后取得平定苏南、平复捻军的辉煌战绩。

  此后数十年,淮军身影贯穿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甚至出兵朝鲜平叛.

  淮军的布防区域从东北旅顺大连起,经山海关到整个直隶、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覆盖了整个中国的海疆。

  放眼中华大地,合肥声名,谁人不知?淮军业绩,谁人不晓?合肥至此,才算是大旺特旺。

  在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合肥精英群体以开放姿态推开国门,通过军事、外交与实业的多维探索,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先行者。

  他曾遍访欧美,亲眼看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切身体会到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他的主导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近代企业相继建立,这些企业不仅培养技术人才,更构建起横跨政商的现代化网络。

  李经方27岁出任驻美参赞,随父出访俄、德、英、美等国,后主持修建沪宁铁路,并收回邮政主权,成为首任邮政总局局长。

  龚心钊出任驻加拿大总领事,龚安庆先后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苏联伊尔库茨克总领事。

  龚心湛从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转身创办启新洋灰公司,实现从政界到实业界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后,龚镇洲的两个女儿在外交界大展拳脚。姐姐龚普生,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的第一位女性。

  妹妹龚澎,曾做过的英文翻译,周恩来的秘书兼英文翻译,也是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

  合肥的晚清大旺,是天时(乱世)、地利(移民根基)、人和(宗族+淮军)的共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E-mail:admin@youweb.com      联系人:张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琼ICP备xxxxxxxx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